人形机器人与复合多态机器人都是具身智能的具体实现形式,但各有异同。人
形机器人(Humanoid Robots)
[24]:设计成模仿人类的形态和功能,具备环境感知能力、
运动能力和操作执行能力,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载体。人形机器人的设计
理念是为了适应人类的社会环境,它们能够更好地与人类互动,并在人类设计的环
境中工作。例如,楼梯、门把手等都是为人类设计的,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这些环
境,从而在家庭服务、医疗、教育、设施巡检等L域发挥作用。复合多态机器人具
备了人形机器人的关键特质,如感知环境、人机协同和云端智能,但也有其不同的特质。
1 共性部分
强调与环境的交互和适应性:复合多态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都具备环境感知能力、认知能力、运动能力和操作执行能力,是连接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载体。两
者都率先在家庭服务、医疗、教育、设施巡检等L域发挥作用。
强调群体协同和人机协同:复合多态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都会发展到群体协同
的应用场景,大部分场景下都不是以d立个体机器人的形式存在,因此在环境感知、
认知基础上,就需要多个机器人间的协作与互动。并且也将走向与人协作的人机互
助场景。
强调与云智协同:复合多态机器人与人形机器人都不止依赖自身的机器学习能
力,都会与云端保持通信,获得云端的 AI 能力,从而获得更新的认知,更G的智
能。
2 不同部分
形态多样程度不同:人形机器人未来虽然不会只有一种尺寸规格,但是它的形态基本上是一种:人形。复合多态机器人不是单一形态,通常具有多种组合、功能
和形态,它们可以是两足、四足机器人,轮式机器人、复合机器人等,具有多样化
的运动能力和操作机构。
功能解耦程度不同:复合机多态器人可以在形态上解耦,移动的底盘和功能载
荷都可以是机器人,它们可以根据任务分离工作,也可以根据需要组合执行任务。
但形态和功能可能与人类形态不同,人形机器人形态上很难再解耦。
场景适配程度不同:人形机器人的优势在于与人类伴随,如战场上战士的伴随,
但在很多场景并不占优势,仿鱼的潜航器形态上更适合水中机动,人形不适合水下
作业;狭窄的城市地下管廊也一样。人形机器人可能在模仿人类动作和执行一些需
要精细操作的任务上更有优势。复合多态机器人则可能在力量、耐力或特定环境下的操作能力上更为出色。
|